【主題教育】閔佩珍教授來學院作主題教育專題報告
(閔佩珍教授來學院作主題教育專題報告)
(紀委書記陳宗文主持專題報告)
為進一步引導我院入黨積極分子加強黨的知識的學習,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自己,10月31日,學院邀請原南昌航空工業(yè)學院社科經(jīng)管系主任閔佩珍教授來院作報告。報告會在圖書館學術(shù)報告廳舉行,全體入黨積極分子共同學習聆聽,報告會由學院紀委書記陳宗文主持。
閔佩珍作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的看家本領(lǐng)》的專題報告。報告會以1972年尼克松訪華期間的小故事開篇,通過豐富的真實案例、生動易懂的語言,向參會人員充分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強大生命力和優(yōu)越性,閔佩珍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chǎn)階級的強大思想武器;學習物質(zhì)決定意識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實事求是宣傳黨的歷史,積極主動反擊歷史虛無主義”三個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闡釋,全面講述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意義。她認為這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黨保持永遠年輕的重要法寶,是黨始終銘記歷史的重要力量,是黨不斷開創(chuàng)未來的重要基礎(chǔ)。
閔佩珍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chǔ),要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階級性和實踐性這兩大特點,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為無產(chǎn)階級服務的,是接受實踐檢驗的,更是革命性與科學性高度統(tǒng)一的學科。面對“西強我弱”的國際話語格局態(tài)勢,要時刻牢記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當前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實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在談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問題時,閔佩珍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一是認識歷史虛無主義的實質(zhì)和危害,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思想領(lǐng)域出現(xiàn)的一種思潮,它在“新資料”、“回歸歷史真實”、“重構(gòu)歷史”的旗號下,全面解構(gòu)馬克思主義史學關(guān)于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中共黨史的話語體系,并利用各種傳媒和多種表現(xiàn)形式影響大眾,帶有嚴重的政治危害性;二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要堅持以客觀、科學、禮敬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決策,堅持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明確價值態(tài)度,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充分肯定歷史人物的作用,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凝聚政治共識;三是堅決反對任何歪曲和丑化黨的歷史的錯誤傾向,這就要求我們積極學習和掌握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原則,樹立唯物史觀,學習掌握國史黨史等基本史實,保持清醒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增強黨性修養(yǎng)和政治責任感,嚴格遵黨的紀律和章程,切實做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閔佩珍強調(diào),要實事求是宣傳黨的歷史,積極主動反擊歷史虛無主義,通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分彰顯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打破社會主義失敗論;要堅持獨立自主,防范西方的和平演變;要勇于擔責,敢于亮劍,堅決同各種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思潮做斗爭,堅定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的指導地位,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陳宗文在報告會的總結(jié)中表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希望廣大科院學子自覺抵制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要堅定“四個自信”,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實踐行者,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圖片來源:彭伊成 溫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