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chuàng)新,以高質量改革推動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 ——學院“大思政課”教學改革實踐和探索
學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發(fā)揮好思政課關鍵課程作用,以“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建設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臺的《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qū)江西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持續(xù)推動學院思政課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加強組織領導,以制度建設為抓手推進教學改革
為了積極推進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教學改革工作,學院制定《關于成立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全面推進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成立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虛擬教研室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通過制度建設保障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的統(tǒng)一推進,并逐步取得改革實效。學院思政部根據思政教師的教學專長,建立思政課程集體備課牽頭人制度。由不同教師分別擔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和《形勢與政策》等課程集體備課牽頭人,明確職責,由牽頭人積極組織“問題式專題化”課程教案、課件、授課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寫作和修訂,組織“問題式專題化”課程教學法活動和聽評課活動,負責本門課程的考試或考核組織實施工作。
創(chuàng)新課堂形式,多措并舉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
按照江西省“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建設要求,學院積極推進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采用“一課多師”、“雙師同臺”、“師生同臺”等豐富多彩的課堂形式開展教學,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深入推進學院“大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fā)展。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進一步創(chuàng)新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虛擬教研室組建了“一課多師”高水平教學團隊,由院領導、黨委組織部部長、黨委宣傳部部和學部黨總支書記等擔任本門課程兼職教師,壯大了課程師資力量。虛擬教研室堅持每周開展集體備課,每一講確定一名說課教師介紹教學思路,課程教學團隊成員一起討論優(yōu)化教學方案,切實推進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為打造高質量思政課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探索和研究思政課程授課新模式,提升思政課堂教學效果,思政部教師魏宏偉邀請李冰穎教授開展“雙師同堂”教學模式,共同講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形勢與政策課,兩位教師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師生互動熱烈,課堂高效,精彩紛呈,充分展現了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思政部組織《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多位授課教師圍繞“中國革命新道路是怎樣探索和開辟的”這一章節(jié)內容開展“師生同臺”教學,學生積極走上講臺講述紅色革命故事,有的同學講了革命烈士陳延年的故事,有的同學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有的同學表演了紅色舞臺情景劇,學生深度參與思政課教學,使思政課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變得“有滋味”“有趣味”“有意義”。中國網、大江網等媒體先后報道了學院推進“雙師同堂”、“師生同臺”的教學改革成效。
強化實踐教學,在社會實踐大熔爐中砥礪品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來”。學院思政部積極探索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長見識、增才干、強本領。一是用好社會平臺資源。學院與共青精神體驗園、耀邦陵園簽約掛牌,設立2個“家門口”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讓學生近距離了解當年知識青年的偉大奮斗歷程和輝煌成就,感知體驗“堅忍不拔,艱苦創(chuàng)業(yè),崇尚科學,開拓奮進”的共青精神。二是開展“一線課堂”活動。思政部組織學生赴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八一起義紀念館、德安縣塘山鄉(xiāng)、井岡山神山村,等等,學習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組織學生到一線參觀考察鄉(xiāng)村振興、實地體驗、深入調研,讓學生親身感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和艱辛歷程,激發(fā)愛國奮斗的情懷和責任擔當的意識。拍攝“一線課堂”尋找最美思政課視頻《人生價值》和《盛世年代為什么需要信仰》,學習強國、大江網、江西教育視頻號等平臺報道了我院工作成果。三是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按照教育部2023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系列賽事”的要求,思政部組織指導學生利用暑假赴紅色場館拍攝“行走的思政課”視頻,參加領航計劃中大學生講思政課賽事,經過遴選和反復修改,共由5個作品報送教育部參加評比。學生赴紅色場館講思政課,讓學生講他們的親身見聞和看到的感人故事,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四是重視課內實踐活動。思政部按照思政課課程特點分別設計了不同的課內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開展誦讀經典活動、《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開展講紅色故事活動、《思想道德與法治》開展舞臺情景劇活動、《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結合毛主席誕辰開展書法、繪畫、手工制作活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理論征文活動。為加快推進“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qū)建設,全面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2023年江西省教育廳組織開展全省大學生“思政課,我想對你說”主題征文和“青春之問”征集活動。我院學生在“思政課、我想對你說”征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在“青春之問”征集比賽中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在全省獨立學院名列前茅。思政課課內實踐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匯聚多方力量,積極拓展“講好思政課”的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說,“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了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水平,學院匯聚多方力量,不斷壯大思政課教師隊伍,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校內選聘優(yōu)秀思政教師。目前學院全體院領導、部分黨政干部和輔導員,參與到思政課教學工作中,思政課教師隊伍持續(xù)壯大、結構不斷優(yōu)化、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二是邀請專家學者、模范人物等擔任特聘教授,走進校園專題講授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政策動向、紅色精神和實踐成就等。例如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大響受邀在學院禮堂作主題為“筑就空中天路,讓低空經濟展翅高飛——對低空經濟、通用航空和應急救援發(fā)展”的學術報告。邀請學院客座教授國防大學戰(zhàn)略學教授羅海曦來院講授主題為“憶紅軍故事·立奮斗志向”的專題講座。邀請雷鋒班第二十二任班長吳錫有做“用雷鋒精神凝聚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的專題講座。三是與共青片區(qū)兄弟院校協(xié)同推進“大思政課”教學改革。為貫徹落實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廳《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qū)江西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走深走實,2023年邀請共青片區(qū)高校思政部負責人在學院第一教學樓D棟101室舉辦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研討會。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思政部主任、江西農業(yè)大學南昌商學院思政部主任、南昌大學共青學院思政部主任參加會議,學院全體思政教師到會聆聽。 研討會圍繞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如何挖掘問題、構建專題、組建團隊,如何推進“一課多師”“雙師同臺”“師生同臺”教學改革,如何利用校內外思政課教學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和“紅色走讀”活動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大家聚焦教學重點難點、學生關注點困惑點、社會焦點熱點等方面“問題清單”,深入研究和探討如何優(yōu)化思政課程的問題與專題設計。學院思政部負責人多次赴共青另外六所高校聽課學習,積極與各校思政部通力合作,共同深入推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打破高校壁壘,經常性地開展跨校交流和集體備課,不斷打磨教學專題設計,優(yōu)化教案和課件,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切實提高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